西安區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市區西南部,占地面積445平方公里,總人口24.2萬,下轄溫春鎮、海南朝鮮族鄉和先鋒、火炬、牡丹、立新、江濱、沿江6個街道辦事處,16個少數民族中朝鮮族人口居多,約1.65萬。美麗的牡丹江穿城而過,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2%,是天然的生態園林城市。
區位優勢明顯。地處城市商貿核心區,民航機場、高鐵新站、長途客運站均坐落在轄區內,人流、物流、資金流和信息流競相匯聚,交通樞紐優勢十分突出。同時,地處“牡海寧”同城化發展核心節點,是城市西擴、建設西部新城的主要空間。隨著太平路核心商圈的不斷輻射,商圈向西三條路和西十一條路拓展的趨勢明顯。西十一條路貫通、西十一跨江橋建成、牡海城際公路通車等重要基礎設施的完善,帶動城市西部開發步伐不斷加快,為西安區當前和未來發展提供重要機遇。
生態優勢突顯。自然資源豐富,老黑山、鳳凰山、西山、龍頭山遺址,均位于西安區范圍內;牡丹江、海浪河途徑溫春鎮、海南鄉入城區,并且西安區城內的音樂湖、南湖、月牙湖,都為西安區建設成為水運城鎮埋下伏筆;海南鄉、溫春鎮大量的稻田、大田資源,不僅為西安區的農業發展提供基礎支撐,更為西安區的文旅產業發展,提供了良好的田園景觀;城市周邊的山體林木資源,都具有良好的生態景觀價值。
人文優勢獨厚。西安區歷史悠久、民俗風情獨特,自然風光秀美。中東鐵路、昭德皇后出生地、薩爾滸古城址、龍頭山遺址等多項資源,賦予了西安區深厚的文,歷史底蘊;抗聯紅色紀念館、人民空軍起飛地紀念館、紅旗村抗聯傘兵烈士墓、八女投江公園等,體現了西安區強大的紅色基因;朝鮮族文化、滿族文化等,為西安區提供了多元的民俗色彩。擁有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,國家AAA級景區1個、AA級景區2個,具備中等規模以上的旅游景區(點)23處。
產業優勢突出。西安區秉承“商貿升級、西部開發、工業復興、文旅突破”發展戰略,全力打造牡丹江市城市商貿新中心、網絡經濟文創新高地、營商環境新局面;全力打造安全感、獲得感、幸福感“三感”體驗區,宜居宜商宜游“三宜”示范區,全國文明城、雙擁模范城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城、生態友好城“四城”先鋒區,實現西安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
——商貿升級,促經濟繁榮。西安區作為城市商貿中心區域,占據全市商貿業的半壁江山,是牡丹江高端品牌和商貿業態的集聚中心。現有各類市場主體24251戶,商貿流通企業1500余戶,外貿進出口企業34戶,餐飲經營戶2326家,專業市場14家,限上企業45戶,形成了太平路傳統商圈和西部現代商圈兩個重點商圈,全力打造了以萬達廣場、大潤發、易航嘉華、匯智御江灣等大型商業綜合體為引領的西部新商圈。擁有7條專業特色街,其中朝鮮民俗風情街是西安區乃至牡丹江市重要的朝鮮特色商業街。
——工業復興,促高質量發展。西安區也是牡丹江市發展較早的工業基地。現有工業企業167戶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戶,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4戶,省級“專精特新”企業8戶,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24戶,形成了以汽車配件、機械制造、建筑材料、木工制品、食品加工、印刷制品、生物醫藥等七大行業領域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。富通空調、水泥集團、江達集團等市級龍頭企業均在轄區內,建工機械、石油機械等新興財源企業日益壯大,產業鏈條延展空間廣闊。
——文旅突破,促產業融合。西安區擁有豐富的歷史、紅色、民俗等旅游資源,底蘊豐厚。同時,擁有山體、生態農田、水系、林木等自然資源,生態發展優勢明顯。利用朝鮮族、滿族等民俗文化資源,形成了西安區的產業特色,旅發大會觀摩點數量和重點項目城區居首,由省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中興房車營地項目成為旅發大會3個特色新建項目之一,中興村榮獲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鎮,紅旗村田園綜合體獲評省級鄉村旅游示范點,朝鮮民俗風情街、紅旗田園綜合體成為2A景區,芍菊古苑晉升為3A景區。
——西部開發,促品質提升。西安區處于牡丹江市中心偏西區域,牡丹江自西向東從轄區內流過,具備上風上水的天然條件。西安區行政區域服務半徑小,社會治理能力強,從社區防災減災工作到公共法律服務均處于全市領先水平。新陽綠洲春城、萬達華府等高檔住宅小區櫛次鱗比,匯智御江灣、云禧商住綜合體等一批重點建筑開發項目正在建設,西部人居環境進一步得到提升。
隨著“哈牡綏東”產業帶納入國家級發展戰略,西安區承擔引領城市西進、帶動升級轉型、承接高端產業的牡丹江西部新區建設,將在更高層次、更廣領域抓住機遇,蓄勢騰飛,努力建設成為牡丹江市的商貿核心區、休閑娛樂功能區、物流中心區、宜居人群集聚區和制造加工工業區??缭?、爭先是西安區發展的永恒主題,開放、合作是西安區發展的不竭動力,西安區將以“招商、安商、富商”的發展理念廣結五湖之友、廣納四海之商,真誠希望國內外有識之士前來投資興業,共同分享空前的發展機遇。
來源:
撰稿:
校對:
一審:
二審:
三審: